复试改分,研究生考试岂能如此随意?

作者:叶祝颐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方流芳在微博里称,该校中欧法学院2014年研究生招生复试中,两名考生复试总分未超过60分,按学校规定不可录取,但经私下更改复试笔试考分而被录。记者从法大内部人员提供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纸上看到,两名考生的复试笔试答题纸进行过修改,在每道题分数未变的情况下,总分栏上均被阅卷教师拔高了15分。中欧法学院刘飞院长表示,考生复试分数太低,建议改分。(12月21日《北京青年报》)

事关考生切身利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严肃性不容质疑,教育部也是三令五申严肃考试纪律,研究生考试无论是考试环节、阅卷环节,都应有严格的组织程序与管理制度。考生复试成绩低本来是不能录取的。然而,从方流芳教授爆料的情况来看,只因院长一句话,考生的复试成绩一下子就拔高15分,堂堂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成绩说改就改,复试改分,研究生考试阅卷如此随意,研究生考试的严肃性从何谈起?广大考生的利益如何保证?如果不是知情人事后爆料,研究生考试的潜规则我们又知道多少?即便大学在研究生考试复试中拥有自主权,院长称这两名考生的初试成绩、面试成绩都不错,但是老师阅卷一把尺子测量,也有其道理。阅卷老师在院长的“建议”下直接改分,显得不严肃,也容易给人留下权力暗箱操作、营私舞弊的印象。

进一步说,本该十分严肃的研究生考试为何如此不严肃呢?在我看来,除了大学在研究生招生上享有自主权的因素以外,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阅卷制度本身也存在弊端。现在的研究生考试命题存在着一种考生公认的不正常现象:外语、政治等公共课由全国统一命题,通过难度较大,而专业课考试由学校自主命题,试卷从命题到阅卷都存在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中国政法大学随意更改考生的复试成绩更是说明了这一点)。这样,研究生考试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外语等科目的竞争,考生们最关心的往往是外语过了资格线没有,而事关考生专业素质的专业考试,反而退居次要地位。

再者,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多由报考学校导师自主命题、阅卷,又不实现回避制度。客观上为学校暗箱操作、导师权力寻租提供了方便。导师讲课、命题、阅卷三位一体,即使他们不故意泄题,阅卷不随意改分,也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透露试题。在这样的考研体制下,本校学生容易考取那几个导师的研究生,及各种考研培训班火爆就不难理解了。

从这个角度讲,研究生招生复试随意改分到底是院长爱惜人才,还是有人权力寻租;需要当事人自证清白,学校秉公处理,也需要一个公正的调查过程,不能由当事人自说自话。另外,学校还应修补命题、保密、监考、阅卷、统分诸环节的漏洞,维护考研诚信与公平。更为重要的是,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应该从中反思研究生考试命题阅卷制度的种种弊端,让本来很重要的专业水平考试恢复其应有的地位,保证研究生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让更多的考生享受公平的命题、阅卷环境与竞争环境。(叶祝颐)

发表评论